服務熱線
400-115-2002
在瓷磚選購的紛繁過程中,消費者往往被網上滿天飛的各種偽科普言論裹挾,陷入了對瓷磚的質檢報告和包裝箱信息的“迷思”——認為只要看了質檢報告和包裝箱就能分辨瓷磚好壞。
殊不知,這是選購瓷磚的一大誤區(qū)。一方面,偽科普言論無限夸大了質檢報告和包裝箱上的信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商家則對消費者過度依賴質檢報告和包裝箱的行為表示反感,認為消費者無需如此較真,而他們即使較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
那么,消費者選購瓷磚時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商家提供質檢報告和包裝箱呢?
1.質檢報告
是燈塔,但不是保險繩
在探討質檢報告的必要性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其本質和作用。
質檢報告的全稱為“產品質量檢測報告”,是記錄產品質量檢驗結果的正式文件。瓷磚的質檢報告一般是生產廠家在某一時期委托第三方機構隨機抽取大批量樣板進行檢測后出具的,列出了瓷磚的尺寸、平整度、吸水率、破壞強度等各項指標,為消費者提供了判斷產品質量的重要依據(jù)。
不過,質檢報告并非保險繩。
首先,質檢報告具有時效性和代表性。由于生產工藝的穩(wěn)定性,瓷磚廠家通常無需每年都對產品進行檢測,消費者看到的檢測報告可能是前幾年出具的。當然,這并不一定意味著當前選購的瓷磚質量不符合標準。質檢報告好比一座燈塔,雖然曾經為船只指引過方向,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其光芒可能已經黯淡,無法再為新的航行者提供準確的指引。
其次,質檢報告通常是針對某一生產線或同一工藝的產品進行抽檢的,而非針對每一片瓷磚。因此,即使質檢報告上的數(shù)據(jù)再完美,也無法保證每一片瓷磚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xiàn)都完全符合預期。這就如同一座燈塔,雖然照亮了某一片海域,但無法照亮每一艘船只的航程。
更為嚴重的是,一些不法商家可能會利用質檢報告的漏洞進行欺詐。他們通常用質量較好的瓷磚進行檢測,然后以次充好,將質量較差的瓷磚銷售給消費者。在此情況下,即使消費者拿到了質檢報告,也難以分辨瓷磚的真實質量。這就如同一座被熄滅了燈的燈塔,雖然表面上還是一座燈塔,但根本無法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的保障。
2.包裝箱
所標注的信息迷霧重重
除了質檢報告,消費者還常常關注瓷磚包裝箱上的信息,如是否標注生產地址和3C認證、吸水率是多少等關鍵信息。這些信息對于判斷瓷磚的基本質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先說生產地址。拋開關于在廣東生產的瓷磚是否一定比在其他產區(qū)生產的瓷磚好的爭論不談,只想買廣東磚的消費者不妨讓商家提供包裝箱,看看上面是否標注了生產工廠名稱和地址。如果只是標注了公司注冊地址或營銷中心地址而缺少了生產工廠名稱和地址,不能說產品一定質量不好,但其生產方式大概率為貼牌,而其代表的品牌更是很難稱得上誠實和誠信。
再說吸水率。吸水率是一項直接關系到瓷磚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瓷磚國標——《陶瓷磚》(GB/T4100-2015),瓷質磚(全瓷瓷磚)的吸水率應滿足E≦0.5%的要求。這一標準確保了全瓷瓷磚具有較高的密實度和耐久性,是鋪地的首選。而對于墻面使用的瓷磚,國標對其吸水率的要求則相對寬松,只要達到0.5%<E≦3%(附錄H)即可。所以,消費者在選購墻面瓷磚時,應更加關注瓷磚的花色、質感和平整度等,而不必過分糾結于吸水率和3C認證。
最后說3C認證。所謂3C認證,是針對吸水率≤0.5%的瓷質磚的放射性水平強制認證。對于瓷質磚而言,3C認證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但并非所有的瓷磚都需要這一認證(詳見中國陶瓷網微信公眾號《未經3C認證的瓷磚不是好瓷磚?某知名品牌的回答亮瞎眼!》一文),一些商家可能會利用消費者對3C認證的盲目追求,將未經過3C認證的瓷磚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在終端市場,不乏包裝箱上“模糊”瓷磚產地的虛假宣傳現(xiàn)象(如有產品的包裝箱上寫著“佛山市xx公司榮譽出品”的字樣,但所標注的地址僅僅是營銷地址而非生產地址),甚至出現(xiàn)過偽造3C認證標志的違法行為,等等。
這些行為使得瓷磚包裝箱上的信息迷霧重重,讓不了解瓷磚行業(yè)“騷操作”的消費者根本難以分辨瓷磚的產地,更不要說判斷瓷磚的質量。
3.選購瓷磚
關于品質、價格、品牌與需求的綜合考量
由于質檢報告和包裝箱信息的局限性,消費者在選購瓷磚時要保持理性態(tài)度,綜合考量品質、價格、品牌和個人實際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去做。
一是了解品牌的信譽和口碑。選擇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好口碑的品牌及商家(經銷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購買到劣質產品的風險。大品牌通常生產實力較強,有著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流程,比一般品牌更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其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往往執(zhí)行更為嚴格的標準和規(guī)范;此外,也通常能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和保障,讓消費者更加放心。
二是了解商家及品牌的售后服務情況。優(yōu)質的售后服務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重要一環(huán)。消費者在選購瓷磚時,應詳細了解商家的售后服務情況,確保購買和鋪貼后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一些商家及品牌會提供較長時間的質保服務,讓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更加無憂。
三是多家實地考察對比。在選購瓷磚時,消費者不應該盲目相信網上信息,而是既要在網上多方了解信息,又有有自己的判斷力,最重要的是根據(jù)在網上采集到的有效信息,親自到多個品牌的門店進行實地考察,比較不同品牌和規(guī)格的瓷磚在外觀、質感、平整度等方面的差異。通過直觀的感受和比較,消費者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瓷磚的質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同時還可以了解商家的服務態(tài)度和專業(yè)水平,從而更加全面地評估商家及品牌的實力和信譽。
四是尋求專業(yè)建議。如果條件允許,消費者可以尋求室內設計師、專業(yè)裝修團隊的建議尤其是在瓷磚行業(yè)從業(yè)的親友的建議。室內設計師、專業(yè)裝修團隊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按理是能為消費者提供非常專業(yè)的瓷磚選購指導建議的,但由于利益關系(推薦消費者買瓷磚吃回扣)他們往往會欺騙消費者;但消費者如果有在瓷磚行業(yè)從業(yè)的靠譜的親友,是可以根據(jù)其需求和預算推薦合適的品牌和產品并提供鋪貼和保養(yǎng)建議的。
綜上所述,質檢報告和包裝箱信息作為選購瓷磚的參考依據(jù),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消費者也應認識到它們的局限性,絕不能過度依賴。一句話,質檢報告與包裝箱只是買瓷磚的輔助工具而非萬能鑰匙。
當然,話也得說回來,如果一個瓷磚門店連質檢報告和包裝箱都不能或者不愿意提供,只能說明品牌方管理欠規(guī)范和商家心虛或態(tài)度有問題。
消費者在選購瓷磚時,最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需求和預算,然后結合多方面的信息和建議進行綜合判斷;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選購到既符合質量標準又滿足個人喜好的優(yōu)質瓷磚。同時,消費者也應提高自己的消費維權意識,面對商家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時敢于說“不”,并積極向相關部門投訴和舉報,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有這樣,才能共同營造一個公平、透明、健康的消費環(huán)境。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xù)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